2010年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真题及解析(专业技术岗
2012-02-07 10:36 江西人事考试网 http://jx.huatu.com/ 作者:江西华图 来源:未知江西人事考试网 在线预约免费短信通知 官方微博 | 华图每日一练 面试热点 事业单位面试辅导 |
(专业技术岗位)
第一部分:客观题
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()
A.生共性与个性的观点B .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观点
c .联系与发展的观点D .有限与无限的观点
2‘感觉到了的东西,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东西,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。”这一观点说明()。
A.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
B.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
C. 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实际意义
D.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,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
3 .社会发展往往面临着多种可选择的道路,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()
A.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 .历史人物选择的道路
C 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D .强权人物选择的道路
4 .蟒证唯物主义认为,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()。
A.实践性B 物质性C .运动性D . 主观性
5.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是()
A 一对立统一规律B .质量互变规律 C .否定之否定规律)。D .逻辑思维规律
6 .人脑产生意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,这是()
A .机械准物主义的观点 B .唯心主义的观点
C -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.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
7.‘真理和谬误的对立,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。”这是()
A.形而上学的观点B .唯物辩证法的观点
C .诡辩论的观点D .相对主义的观点
8.“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,一亿年以后的状况,都可以几乎情确无误地演算出来,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。”这是()
A. 人唯心主义决定论B .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
C .机械决定论 D .非决定论
9 .( )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。
A .吐故纳新B .科学严谨C .博大精深D .与时俱进
10 .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的是()。
A .生而知之(孔子)
B .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(荀子)
C .不行而知(老子)
D .不虑而知(孟子)
11 .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()
A .政治法律思想B .道德规范C .文学艺术D .哲学思想
12 .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()。
A .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
B .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态度
C .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
D .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
1 3 .空想社会主义“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”,但不具备()
A .科学的品质B .实践的力量C .现实的意义D .理论的逻辑性
14 . 16 世纪末,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作用的自由落体实验,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。这说明()。
A .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论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
B .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
C .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
D .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
15.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()。
A .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 .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
C .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D .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
16 .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()
A .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 .人与人的政治的关系
C .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 .人与人的经济关系
17 •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表现为()。
A .两者相互依赖、相互作用、相互转化B .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汇
C ,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D .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
18 . “堰苗助长”是()。
A .重视可能性的表现
B .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
C .忽视可能性的表现D .发挥主观能动的表现
19 .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()。
A .李大钊发表《 庶民的胜利》 B . “兼容并包”方针的提出
C .陈独秀在上海创办《 新青年》 ’D .鲁迅发表《 狂人日记》
20 .大革命失败后,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()。
A .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.鄂豫皖革命根据地
C .湘鄂西革命根据地D .左右江革命根据地
21 .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()。
A .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B .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
C .批评与自我批评D .挽救失足者
22 .在中共七大上,毛泽东所作的政治报告是()。
A .《 论解放区战场》 B .《 论联合政府》
C .《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》 D .《 论统一战线》
23 .在1956 年的中共八届一中会上,( )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。
A .刘少奇B .周恩来C .陈云D .邓小平
24 .( ) ,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
A . 1958 年B . 1960 年C . 1964 年D . 1966 年
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江西人事考试网 村官考试 三支一扶考试 江西考试培训课程